近日,美國斯坦福大學科學家研制出一款屋頂設備,在收集太陽能的同時,還可將建筑物的紅外輻射釋放到太空,幫助建筑物降溫。
據研究人員解釋,物體發(fā)出紅外輻射散熱,大部分輻射通過大氣中的粒子反射回地球,但有些輻射會逃逸進太空。如此一來,釋放出足夠多紅外線輻射的表面,溫度會比周圍低,從而達到降溫的目的。輻射冷卻技術能反射大量紅外線,可用作不會排放溫室氣體的“空調”。如果這種技術和太陽能技術能在同一個屋頂上“和平共存”,那它還有助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。
研究人員開發(fā)了一種結合輻射冷卻與太陽能吸收技術的裝置。該裝置由輻射冷卻器和位于其上的鍺太陽能吸收器組成。在輻射冷卻器中,氮化硅、硅和鋁層封閉在真空中,以最大限度減少不必要的熱損失。在波長8微米~13微米的中紅外光范圍內,太陽能吸收器和大氣都是透明的,為輻射冷卻器發(fā)出的紅外輻射提供了通向太空的通道。
研究團隊證明,該組合裝置可同時提供24攝氏度的太陽能加熱和29攝氏度的輻射降溫。而且,太陽能吸收器通過阻擋太陽熱量,還可改善輻射冷卻器的性能。
評論